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宏观 > 2025-04-15 07:35:33 来源:
牧童古诗
导读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牧童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田园诗,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牧童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这两句诗首先勾勒出一幅广阔的草原景象:绿草如茵,延绵数里,仿佛天地之间铺展开来的绿色海洋。而牧童悠扬的笛声在晚风中回荡,时断时续,犹如天籁之音,为宁静的原野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这种情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也透露出牧童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接着,“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两句则刻画了牧童一天劳作后的状态。傍晚时分,牧童放牧归来,吃饱喝足之后,便随意地躺在草地上,仰望皎洁的月光。他没有过多的烦恼,也没有繁琐的礼节束缚,只是单纯地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这种生活态度令人羡慕,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反思。
吕岩通过《牧童》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快乐人生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所困扰,很少有机会像牧童一样尽情地拥抱自然、释放自我。因此,这首诗提醒我们,在忙碌之余,不妨停下脚步,去感受身边的美景,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