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宏观 > 2025-04-17 01:46:28 来源:
描写夏至的诗句
导读 夏至:诗意中的炽热与清凉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为繁茂的时刻。这一天,阳光炽烈而漫长,仿佛天地间被...
夏至:诗意中的炽热与清凉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为繁茂的时刻。这一天,阳光炽烈而漫长,仿佛天地间被注入了无尽的热情。古人常以诗词来描绘这一时节的独特景象,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中留下的名句。诗中,“昼晷”指白昼的时间,“宵漏”则是夜晚的更漏声。这两句简洁地概括了夏至的特点——白天达到极致,黑夜则开始渐渐变长。从这短短十四个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敏锐观察和深沉感慨。
夏至不仅是一年中白昼最久的日子,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节点。宋代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他用“六月”点明夏至时令,将西湖夏日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湖水碧波荡漾,荷叶田田,荷花映日别样红,这样的画面令人陶醉。然而,在这份繁华背后,也暗含着生命的律动与变化,正如人生一样,有高潮也有低谷。
当然,夏至并非只有热烈的一面。当夜幕降临,微风拂过树梢,人们便能享受到难得的清凉。明代高启的《夏景即事》中有云:“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这幅宁静的画面让人暂时忘却了暑热,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清幽的环境与喧嚣的白昼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夏至时节的多样风貌。
总之,夏至承载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既是炙热的象征,又是清凉的寄托。无论是白昼的繁盛还是夜晚的静谧,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