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宏观 > 2024-05-31 15:23:39 来源:

相见欢李煜解析(相见欢李煜赏析)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见欢李煜解析,相见欢李煜赏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无言独上西楼。2...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见欢李煜解析,相见欢李煜赏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无言独上西楼。

2、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4、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5、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

6、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

7、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

8、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

9、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

10、李煜词以被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其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

11、《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12、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

13、“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14、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

15、仰视天空,缺月如钩。

16、“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

17、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 “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18、 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

19、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20、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22、以上具是写景佳作。

23、写雨中梧桐,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

24、写缺月梧桐,则又是一番境界。

25、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

26、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

27、 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下片中,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28、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29、”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

30、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

31、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

32、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

33、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

34、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

35、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36、 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

37、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38、 “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

39、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

40、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41、 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42、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

43、此外运用声韵变化,作到声情合一。

44、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