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宏观 > 2024-06-21 08:15:19 来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延续性)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延续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血栓形成首先...

大家好,我是小夏,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延续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血栓形成首先为血小板在内膜受损部位粘集,血小板体积增大,伸出伪足而发生变形,呈不规则圆形。同时释放ADP从血流中粘集更多的血小板,形成血小板堆。血小板堆内的血小板逐渐肿胀,相互接触并融合,边界不清,血小板内颗粒大量释放,致血小板颗粒大量减少或消失,细胞器亦消失,变成均质无结构的状态,称血小板粘性变态。这时血小板释出的大量内源性ADP、TXA2和血中凝血酶三者共同作用,启动凝血过程,使粘性变态的血小板堆牢固附着于血管壁损伤处,加上少量纤维蛋白沉积,体积不断增大,形成质较坚实的灰白色小丘,称为“白色血栓”。主要成分:由珊瑚状的血小板梁构成(析出性血栓)。常见于心脏和动脉内膜(风湿性心内膜炎“疣状赘生物”),以及静脉血栓的起始部。

2、  “混合血栓”(延续性血栓体) 白色血栓形成后,使血流进一步减慢和产生涡流,在血小板小梁间血流缓慢,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浓度增加,导致凝血过程。主要成分:由大量纤维蛋白(纤维素网状结构)及网罗的许多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形成红白相间的层状波纹样,称为“混合血栓”,又称为层状血栓。它构成静脉延续性血栓的体部。

3、  “红色血栓”(延续性血栓的尾) 当血栓继续延长增大,以致完全阻塞管腔时,则血流停止,局部血液迅速凝固,其成分主要为红细胞,其间有少量白细胞和纤维蛋白,色暗红。红色血栓亦称凝固性血栓。陈旧的红色血栓脱落而形成栓塞。

4、  “透明血栓”(微血栓) 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的血栓,镜下见血栓呈粉红色,略透明。微血栓主要由纤维素及血小板组成,故也称“纤维素性血栓”。临床常见于休克、严重感染、败血症、晚期癌症等所引起的DIC时。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