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宏观 > 2025-04-10 02:29:08 来源:
水调歌头原文
导读 《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一首千古名篇,它以中秋佳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词不仅语言优...
《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一首千古名篇,它以中秋佳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词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
词的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展现了诗人面对浩瀚宇宙时的无限遐想与感慨。他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融入其中,用“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神秘氛围。接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通过描写自己想要飞升仙境却又害怕寒冷孤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人们对理想追求与现实困境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
下阕则转向人间亲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细腻地刻画了夜晚月光洒落在窗前的情景,暗示着诗人因思念远方亲人而辗转难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则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既感叹月亮总是圆满之时才与人分离,又暗含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与惆怅。
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为全词的点睛之笔,道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带来的慰藉。这一句不仅寄托了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深深牵挂,也激励着后来者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综上所述,《水调歌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它教会我们如何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起伏,并始终怀揣希望与爱,这或许正是其能够跨越千年仍被人们铭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