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宏观 > 2025-04-15 04:28:48 来源: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导读 《白杨礼赞》是现代文学家茅盾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歌颂和对北方农民及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这...
《白杨礼赞》是现代文学家茅盾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歌颂和对北方农民及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适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深入的教学。
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导入新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白杨树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特征,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特别赞美这种普通的树木?这将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伏笔。
接着,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应带领学生逐段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描写白杨树来表达思想感情。例如,文中多次提到“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却伟岸,正直,朴质,严肃”,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白杨树的特点,更寄托了作者对坚强品格的向往。此外,还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意义。
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白杨精神的理解,并联系实际生活寻找类似品质的人物或事物。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加深他们对文本内涵的认识。
最后,在总结环节中,可以布置小作文任务,要求学生以“我眼中的白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白杨礼赞》的教学目标便能有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