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宏观 > 2025-04-15 05:08:45 来源:
张九龄望月怀远
导读 《望月怀远》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这首诗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情...
《望月怀远》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这首诗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充分展现了张九龄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画面:无垠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能在同一时刻欣赏到这轮明月。这两句不仅营造出一种宏大的空间感,还隐含着一种时间上的同步性,将相隔千里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因为尽管有明月相伴,却依然无法与远方的亲人相聚。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所说的“情人”并非特指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泛指那些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们。漫长的夜晚让人倍感寂寞,于是整夜都在思念远方的亲人。这一联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那浓烈而深沉的思念之情。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则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再现了诗人在深夜中独自徘徊的情景。熄灭蜡烛后,诗人凝视着洒满屋内的月光,心中涌起无限怜惜;披上衣服走到户外,又感受到夜露沾湿衣襟的寒意。这些细腻的刻画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诗人那份难以言表的哀愁。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则巧妙地收束全篇,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望。面对如此美丽的月色,诗人遗憾自己不能将其捧在手中送给远方的亲人;于是只好回到床上,希望能借助梦境与亲人相见。这种由现实转向虚幻的处理方式,既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又升华了主题思想。
总之,《望月怀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乡愁的经典之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共同情感体验的永恒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