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宏观 > 2025-04-15 23:30:56 来源:

登高赏析

导读 《登高》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他晚年漂泊夔州时所作。这首诗以秋日登高为背景,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人生感...

《登高》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他晚年漂泊夔州时所作。这首诗以秋日登高为背景,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即勾勒出一幅苍凉而宏大的秋景图。疾风劲吹,天空辽远,猿猴的悲鸣在空旷中回荡,江水清澈,沙滩洁白,飞鸟盘旋而归,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萧瑟而又壮美的氛围。随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落叶纷飞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奔腾不息的江水则寓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变迁,更隐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悲凉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直抒胸臆,将个人的坎坷遭遇融入到时代的洪流之中,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全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堪称咏秋登高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