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宏观 > 2025-04-16 08:04:47 来源:

燕然山铭

导读 《燕然山铭》是东汉名将窦宪率军大破北匈奴后,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的碑文。此铭文不仅记录了东汉时期对北方边疆的重大军事胜利,更体现了汉...

《燕然山铭》是东汉名将窦宪率军大破北匈奴后,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的碑文。此铭文不仅记录了东汉时期对北方边疆的重大军事胜利,更体现了汉代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公元89年,窦宪与耿秉等将领统帅大军北伐,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彻底击溃了北匈奴主力,迫使单于远遁漠北。为了纪念这一辉煌战果,窦宪等人登上燕然山,在峭壁上镌刻下这篇铭文。铭文由班固撰写,语言凝练典雅,气势磅礴,堪称汉赋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兹所谓大汉之威德,震于殊俗”开篇,详细叙述了汉军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过程,并表达了对皇帝英明领导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国家安定团结的美好祝愿。同时,《燕然山铭》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领土完整的执着追求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坚定信念。

这一壮举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后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勒石记功”的典范案例之一。唐代诗人李益曾有诗云:“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其中就暗含着对窦宪等人这种英勇无畏精神的敬仰之情。今天当我们再次阅读这段文字时,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两千年前的豪迈气概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