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泰山的故事和含义简短】“安如泰山”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非常稳固、安全,不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历史典故,常用于比喻局势稳定或人的处境安然无恙。
一、故事来源
“安如泰山”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在楚汉战争时期,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有一次,刘邦的部将韩信被项羽包围,形势十分危急。但韩信采取了巧妙的战术,成功突围,并在之后击败了项羽。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韩信时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其守也,安如泰山。”意思是韩信带兵打仗,越多人越好;他防守时,像泰山一样稳固。
后来,“安如泰山”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稳固、安全,不易动摇。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安如泰山 |
拼音 | ān rú tài shān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 |
含义 | 形容非常稳固、安全,不易受到威胁或动摇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局势、地位、安全状态等 |
近义词 | 固若金汤、稳如磐石 |
反义词 | 动荡不安、摇摇欲坠 |
三、使用示例
- 他的公司发展稳健,可谓安如泰山。
- 在危机中,他始终安如泰山,不为外界所动。
- 这座古建筑历经风雨,依然安如泰山,令人敬佩。
四、总结
“安如泰山”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承载着古代历史的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保持稳定与坚定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事业发展,拥有“安如泰山”的心态和基础,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