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的意思】“迫不及待”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对某件事情的急切期待和渴望。它强调的是一种强烈的、无法抑制的急迫感,往往带有一种“等不及”的情绪。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迫不及待 |
拼音 | pò bù jí dài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虽非直接出自此段,但该成语多用于表达急切心理) |
含义 | 形容非常急切地想要做某事,不能等待。 |
用法 | 常作谓语、状语,表示急于做某事。 |
近义词 | 急不可待、心急如焚、迫不及待 |
反义词 | 耐心等待、慢条斯理、从容不迫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学习场景
- 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考试结果。
- 考试结束后,大家迫不及待地翻看试卷。
2. 生活场景
- 等待朋友来家做客,我迫不及待想见到他。
-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礼物盒,想看看里面是什么。
3. 工作场景
- 项目完成后,他迫不及待地向领导汇报成果。
- 团队成员都迫不及待地开始新任务。
三、总结
“迫不及待”是一个用来形容极度渴望和急切心理的成语,常见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它不仅表达了时间上的紧迫感,也反映了说话者内心的热情和期待。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的合理性,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
通过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及适用场景,可以更准确地运用在写作和口语中,增强表达效果。